最近,天天网上浏览,中国现在的兴旺与发展。 说实话, 心里有种无形的自豪和兴奋。
其实早就听说颍州的孩子, 这个片子了, 只是一直没有静下心来去看, 去了解。今天也是偶尔看到了。看完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现在的中国, 一边是繁华的都市,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相媲美, 另一方面, 是平穷的农村。人们为了生存, 以卖血为经济来源。 AIDS 成了许多家庭, 村庄的梦魇。突然之间, 不知道如何去思考。因为成天沉浸在中国经济今年赶超德国,明天房价涨了百分之几, 手里的股票又涨了百分之几的喜悦当中。 生活的弱者何去何从呢?
两字:
无语。
Monday, January 28, 2008
Wednesday, January 23, 2008
能源问题,我们有更好的办法吗?
1升海水生产300升汽油不是梦
一个旨在最终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宏大计划正在推进当中,中国在其间已经担当重要角色。
这一计划的正式名称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项目(简称“ITER”),俗称“人造太阳”计划。基于核聚变反应堆的聚变电站是解决人类未来能源问题的一个希望。
科学家设想,核聚变产生的能源能够走入寻常百姓家,人类一开灯,就是核聚变产生的电力。
中国在这一研究领域已经进入了国际先进水平。1月13日,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位于安徽合肥的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详细了解这里的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的有关科技问题。
“人造太阳”计划离真正的商业运行有多远?在能源危机日趋严重的今天,核聚变研究对于终极解决人类能源问题有何意义?近日,本报记者来到合肥“科学岛”进行采访。
合肥“科学岛”上的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
罗家融在EAST实验装置前
近日,ITER项目即将在法国动工的消息,让“人造太阳”计划进入公众视野。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西部的“科学岛”,吸引了众多关注者的目光。
人造太阳
核聚变装置工作原理和太阳工作原理相似,能量能转化为电能
“科学岛”是中国核聚变研究的重要基地,世界上第一台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EAST)实验装置就是在这个岛上研制成功的。
一年多以前,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历时8年研究开发的EAST实验装置首次成功试验。通过这一装置,科学家能够对受控核聚变开展探索性的实验研究,从而为未来稳定、安全、高效的商业核聚变堆提供物理和工程技术基础。
EAST超导托卡马克运行总负责人、东华大学教授罗家融解释说:“从能量概念的角度,这个装置被形象地称为人造太阳。太阳是一个巨大的发光体,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核聚变装置就是要模仿太阳的环境,使之产生核聚变反应,产生中子,然后释放出能量。”
核聚变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太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太阳巨大的能量来自核聚变反应。在太阳的中心,温度高达2000万摄氏度,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释放出大量能量。
科学家发现,在人类比较了解的聚变反应中,氢的两种同位素氘和氚的聚变效率最高,氘和氚结合变成氦,同时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些能量在转化后,可以成为电能等各种能量。这就是人造太阳的原理。
但“人造太阳”并非高高悬挂在空中,而且EAST实验装置与真正的人造太阳相差甚远。EAST实验装置的核心部件是一个高12米、重400多吨的落地圆柱体大容器,它被安置在一栋封闭的建筑物内。
昂贵设备
建成花了3.2亿元,外围装备花了1.95亿元,每年需要3600万元运行费
1月17日,记者走进EAST实验大厅,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着。几天前,胡锦涛总书记来到这里,详细了解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的科技问题。
记者在现场看到,“人造太阳”实验装置的核心部件是一个巨大的容器。在这个大容器的附近,放置着一些辅助设备。“几年后如果你再来,你会看到在核心部件的旁边,铺满了各种各样的外围设备。”罗家融说。
罗家融告诉记者,这个实验大厅于2001年开始建造,包括设备所在的大楼在内,共耗费了5年的建造时间。大楼的顶层和天花板都浇注了水泥,在顶层和天花板的水泥之间,灌注了1米深的水。“水是用来防范中子辐射的,它吸收中子辐射特别快。”罗家融解释说。而在大厅的下方,还有4米深的地下室。
解决能源危机
“人造太阳”一旦商用化,人类将不必再担心能源问题,但它不是永动机
“这是一个耗资巨大的项目,从申请到建成,花了3.2亿元人民币。后来又申请了1.95亿元做外围装备。此外,每年需要大约3600万元的运行费。它一运行,就要持续两个月。今年5月份开始,它要开始做实验。”罗家融告诉记者。
“人造太阳”项目一旦实现商用化,人类将不必再担心能源问题。在投入商业运行之后,只要往设备不断输入氘和氚,在里面发生聚变反应,它就能源源不断地释放出能量,而氘可以从空气中提取,氚可以从海水中提取,廉价而且数量丰富,可以给人类使用1亿年。因此,设备也就永远转下去。
罗家融告诉记者:“从这个意义上说,核聚变是解决人类能源问题最关键的最终的一步。关于这一点,没有哪个能源学家会反对。”
“但人造太阳是永动机的概念并不成立,因为需要注入氘和氚,氘和氚就是能量,而永动机是不需要能量给予的。”罗家融强调。
罗家融和他的同事们研制的EAST试验装置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是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非圆截面核聚变实验装置,它的影响力已经辐射到了法国马赛市郊的卡达拉舍。
多国参与
“人造太阳”的实验堆将耗资100亿欧元,中国承担占总投资9%的费用
卡达拉舍是ITER实验堆的建造地。2008年开始,ITER计划进入正式实施阶段,实验堆将在这里动工建造。ITER计划预计持续35年,前10年用于建设反应堆;后20年用于操作实验;最后5年是将实验的反应堆活化、拆除。在今后35年间,这个“人造太阳”的实验堆将耗资100亿欧元以上。中国最终承担占总投资9%的费用,约合100亿元人民币。
实际上,ITER计划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参与的最昂贵也最具挑战性的大科学工程国际合作项目,目前由欧盟、中国、日本、美国、俄罗斯、韩国、印度七方共同参与,利用磁约束等离子体进行受控聚变研究。
即将建造的ITER装置和EAST极为相似,好比是一个放大版。“和现在的EAST相比, ITER装置要大5倍。而预研堆比ITER装置还要大5倍。”罗家融告诉记者。在今后ITER建造的10年中,中国将支持在EAST装置上进行前期研究开发,为ITER装置的运行和开发做好相关准备。中国科研人员将根据“采购包”的要求,制造各类部件,运往卡达拉舍。
漫长研究
从实验堆到预研堆,需要二三十年,从预研堆到商业运行堆,需要四五十年
无论是EAST,还是即将动工的ITER装置,它们都只是实验堆,离真正的商业运行还很遥远。在投入商业运行之前,还需要经过实验堆、预研堆、商业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研究,都将经过漫长的研究攻关。
在罗家融看来,从实验堆走向预研堆,面临两个重大课题:一是如何让高温持续地产生,二是第一壁材料的问题。“把温度加热,1秒钟没有问题,常规托卡马克可以到5秒、10秒,超导托卡马克可以到100秒、1000秒,问题就是,1000秒以后能否持续高温,需要连续的稳态的高温。还有就是壁的材料的承受能力,10秒钟没有问题,100秒、1000秒有没有问题,最后到连续运行,另外材料如何更换,损耗有多快。这将是两个非常重大的难题。”他说。
核聚变装置的真空室相当于一个装入高温等离子体的炉子,最受考验的是直接面向高温等离子体的内壁,即第一壁材料。氘氚聚变反应产生大量的高能中子、电磁辐射,它们和等离子体离子、快原子和其他从等离子体逃逸出的粒子(氘、氚和杂质)等等,强烈地作用于第一壁。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发明出工作环境这么复杂的材料。
罗家融估计,从实验堆到预研堆,大约需要二三十年的时间;从预研堆到商业运行堆,需要四五十年的时间。“我最乐观地估计,到实现真正的商业运行,至少要经过一个世纪的努力。”罗家融说。由于能源危机的加剧,有可能会把这一进程提前。
“人造太阳”实验的国际合作
2006年达成合作协议可能影响未来世界的能源格局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时间和金钱都消耗巨大的持久战。不过,在能源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人造太阳”计划的意义显而易见。国际油价的高涨,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获得的有限性以及环境污染的加剧,敦促人类寻找清洁、高效并具备大规模推广潜能的能源。
原料取之不尽
在和平利用核能方面,人类的探索漫长而曲折。
核能包括裂变能和聚变能两种主要形式。在裂变和聚变的过程中,都会放出巨大的能量。
如今,世界各地的核电厂都采用核裂变方式,但裂变需要的铀、钚等重金属元素在地球上含量稀少,而且铀、钚的放射性也使之具有致命性的危险。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导致直接或间接死亡人数超过4000人。
此外,常规裂变反应堆会产生核废料,也限制了裂变能的发展。
相比而言,核聚变则优点多多。以最容易发生的氘氚聚变反应为例,氢的同位素氘和氚可从海水中提取,核聚变反应不产生温室气体及核废料。原料几乎取之不尽,几乎不会危害环境。
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武松涛测算,从1升海水中提取的氘和氚,如果实现完全的聚变反应,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燃烧300公升汽油所获能量。
但裂变很容易发生的,聚变则不然。在地球上,除了科学家们的实验室里进行过核聚变以外,人们唯一知道的大规模聚变就是氢弹爆炸,但那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人类需要的是受控核聚变。
罗家融告诉记者:“核聚变的难度比核裂变要大得多。核聚变在地球上很少发生,但在太阳上,核聚变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它的发生需要高温状态。”
研究困难重重
科学家希望,能够创造一个类似于太阳环境的装置,但其困难程度远远超出了他们最初的预计。要知道,如果让氘和氚发生聚变反应,氘和氚所处的环境温度必须达到1亿摄氏度以上。在这样的高温下,拿什么样的容器把高温下的氘氚气体约束在一起?这样高的温度,任何材料都注定无法承受。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燃料温度下降,聚变反应就会自动中止。
1969年,苏联科学家提出了“托卡马克”的概念。那就是利用环形封闭磁场组成的“磁笼”,把那些灼热的处于等离子状态的燃料约束起来。最核心的容器问题已经得到解决,这也是“人造太阳”计划的主体。
“托卡马克”的概念随后被大量应用。为了达到聚变所要求的条件,托卡马克已经变为一个高度复杂的装置,十八般武艺全用上了,其中有超大电流、超强磁场、超高温、超低温等极限环境,对工艺和材料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而且,在持续高温状态下,托卡马克装置需要实现长时间的稳态运行,而且在能量输出上也没有做到不赔本运转。
共享知识产权
国际科学界逐渐意识到,要推动可控核聚变研究,仅靠一国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经过努力, 2006年11月,来自欧盟、美国、中国、日本、印度、俄罗斯和韩国的七方代表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计划(简称“ITER”)的会议上正式签署了联合实验协定,“人造太阳”计划正式启动。“人造太阳”计划是继国际空间站项目之后最大的国际科学合作项目。
中国参与ITER计划也引发了争议,一些知名科学家也提出了反对意见。在罗家融看来,“中国参与ITER计划的意义在于,利用10%的投入,就可以获得100%的知识产权。”因为只要是ITER的成员,所有的技术都是公开的,参与的各方能完全平等地分享所有的相关资料和知识产权。
“有了这个知识产权,将来我国的核聚变技术就有可能从实验堆跨到预研堆。如果不参加,即使研究出来了,我们没有知识产权,不能为我所用。”罗家融告诉记者。而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未来世界的能源格局。
中国成果卓著
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中国的磁约束核聚变研究有着40多年的历史。位于成都的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先后研制成功了中国环流器一号和中国环流器新一号托卡马克装置,推动了世界对核聚变“磁笼”的探索和研究。
1978年,中科院决定在合肥成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从事核聚变研究。“1992年前后,科学院花了两车皮羽绒服从俄罗斯引进了一套托卡马克实验装置HT-7。”罗家融告诉记者。经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不断改进,它已成为一个庞大的实验系统。在他看来,此事在中国核聚变研究史上有着重要意义。
在十几次实验中,研究人员取得若干具有国际影响的重大科研成果。特别是在2003年3月31 日,实验取得了重大突破,获得超过1分钟的等离子体放电,这是继法国之后第二个能产生分钟量级高温等离子体放电的托卡马克装置。2006年,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自主研制和设计了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EAST。这台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受到了国际同行的瞩目。
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托卡马克装置引起了其他一些国家的注意。罗家融告诉记者,巴基斯坦有意要购买该所一套已经停用的托卡马克装置,而印度则打算购买HT-7。
研究人员紧缺
不过,虽然中国在核聚变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但整体实力与美国、欧盟相比,仍然有一些差距。罗家融认为,中国核聚变研究的人才十分紧缺,人才问题是相当严峻的问题。“我初步估算了一下,我国从事聚变等离子体研究的人才,包括高级、中级、低级人才,最多1500人。真正做研究的,少于500人。真正拔尖的,能够到国际会议上开会跟国际同行交流的有100个人。”罗家融忧心忡忡。他担心,人才的紧缺,对于我国今后参与ITER计划会带来严重问题。
而更长远的问题,则是在中国参与到ITER计划之后。“派去法国参与ITER计划的人,可以学到东西,但他们回来之后,我们国内怎么做?”在罗家融看来,核聚变研究理论最终能否实现产业化,不是几个研究所、高校就能够解决的问题,而在于工业界乃至整个社会的努力,这已经不是学术内容,而是工程内容。“人才问题只是先决条件,在解决这个先决条件之后,还要取决于社会的参与程度。”罗家融说。
显然,参与ITER计划这个最昂贵的科学工程,并非中国核聚变事业的全部。它只是重要一步,但远非最后一步。
一个旨在最终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宏大计划正在推进当中,中国在其间已经担当重要角色。
这一计划的正式名称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项目(简称“ITER”),俗称“人造太阳”计划。基于核聚变反应堆的聚变电站是解决人类未来能源问题的一个希望。
科学家设想,核聚变产生的能源能够走入寻常百姓家,人类一开灯,就是核聚变产生的电力。
中国在这一研究领域已经进入了国际先进水平。1月13日,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位于安徽合肥的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详细了解这里的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的有关科技问题。
“人造太阳”计划离真正的商业运行有多远?在能源危机日趋严重的今天,核聚变研究对于终极解决人类能源问题有何意义?近日,本报记者来到合肥“科学岛”进行采访。
合肥“科学岛”上的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
罗家融在EAST实验装置前
近日,ITER项目即将在法国动工的消息,让“人造太阳”计划进入公众视野。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西部的“科学岛”,吸引了众多关注者的目光。
人造太阳
核聚变装置工作原理和太阳工作原理相似,能量能转化为电能
“科学岛”是中国核聚变研究的重要基地,世界上第一台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EAST)实验装置就是在这个岛上研制成功的。
一年多以前,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历时8年研究开发的EAST实验装置首次成功试验。通过这一装置,科学家能够对受控核聚变开展探索性的实验研究,从而为未来稳定、安全、高效的商业核聚变堆提供物理和工程技术基础。
EAST超导托卡马克运行总负责人、东华大学教授罗家融解释说:“从能量概念的角度,这个装置被形象地称为人造太阳。太阳是一个巨大的发光体,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核聚变装置就是要模仿太阳的环境,使之产生核聚变反应,产生中子,然后释放出能量。”
核聚变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太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太阳巨大的能量来自核聚变反应。在太阳的中心,温度高达2000万摄氏度,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释放出大量能量。
科学家发现,在人类比较了解的聚变反应中,氢的两种同位素氘和氚的聚变效率最高,氘和氚结合变成氦,同时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些能量在转化后,可以成为电能等各种能量。这就是人造太阳的原理。
但“人造太阳”并非高高悬挂在空中,而且EAST实验装置与真正的人造太阳相差甚远。EAST实验装置的核心部件是一个高12米、重400多吨的落地圆柱体大容器,它被安置在一栋封闭的建筑物内。
昂贵设备
建成花了3.2亿元,外围装备花了1.95亿元,每年需要3600万元运行费
1月17日,记者走进EAST实验大厅,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着。几天前,胡锦涛总书记来到这里,详细了解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的科技问题。
记者在现场看到,“人造太阳”实验装置的核心部件是一个巨大的容器。在这个大容器的附近,放置着一些辅助设备。“几年后如果你再来,你会看到在核心部件的旁边,铺满了各种各样的外围设备。”罗家融说。
罗家融告诉记者,这个实验大厅于2001年开始建造,包括设备所在的大楼在内,共耗费了5年的建造时间。大楼的顶层和天花板都浇注了水泥,在顶层和天花板的水泥之间,灌注了1米深的水。“水是用来防范中子辐射的,它吸收中子辐射特别快。”罗家融解释说。而在大厅的下方,还有4米深的地下室。
解决能源危机
“人造太阳”一旦商用化,人类将不必再担心能源问题,但它不是永动机
“这是一个耗资巨大的项目,从申请到建成,花了3.2亿元人民币。后来又申请了1.95亿元做外围装备。此外,每年需要大约3600万元的运行费。它一运行,就要持续两个月。今年5月份开始,它要开始做实验。”罗家融告诉记者。
“人造太阳”项目一旦实现商用化,人类将不必再担心能源问题。在投入商业运行之后,只要往设备不断输入氘和氚,在里面发生聚变反应,它就能源源不断地释放出能量,而氘可以从空气中提取,氚可以从海水中提取,廉价而且数量丰富,可以给人类使用1亿年。因此,设备也就永远转下去。
罗家融告诉记者:“从这个意义上说,核聚变是解决人类能源问题最关键的最终的一步。关于这一点,没有哪个能源学家会反对。”
“但人造太阳是永动机的概念并不成立,因为需要注入氘和氚,氘和氚就是能量,而永动机是不需要能量给予的。”罗家融强调。
罗家融和他的同事们研制的EAST试验装置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是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非圆截面核聚变实验装置,它的影响力已经辐射到了法国马赛市郊的卡达拉舍。
多国参与
“人造太阳”的实验堆将耗资100亿欧元,中国承担占总投资9%的费用
卡达拉舍是ITER实验堆的建造地。2008年开始,ITER计划进入正式实施阶段,实验堆将在这里动工建造。ITER计划预计持续35年,前10年用于建设反应堆;后20年用于操作实验;最后5年是将实验的反应堆活化、拆除。在今后35年间,这个“人造太阳”的实验堆将耗资100亿欧元以上。中国最终承担占总投资9%的费用,约合100亿元人民币。
实际上,ITER计划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参与的最昂贵也最具挑战性的大科学工程国际合作项目,目前由欧盟、中国、日本、美国、俄罗斯、韩国、印度七方共同参与,利用磁约束等离子体进行受控聚变研究。
即将建造的ITER装置和EAST极为相似,好比是一个放大版。“和现在的EAST相比, ITER装置要大5倍。而预研堆比ITER装置还要大5倍。”罗家融告诉记者。在今后ITER建造的10年中,中国将支持在EAST装置上进行前期研究开发,为ITER装置的运行和开发做好相关准备。中国科研人员将根据“采购包”的要求,制造各类部件,运往卡达拉舍。
漫长研究
从实验堆到预研堆,需要二三十年,从预研堆到商业运行堆,需要四五十年
无论是EAST,还是即将动工的ITER装置,它们都只是实验堆,离真正的商业运行还很遥远。在投入商业运行之前,还需要经过实验堆、预研堆、商业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研究,都将经过漫长的研究攻关。
在罗家融看来,从实验堆走向预研堆,面临两个重大课题:一是如何让高温持续地产生,二是第一壁材料的问题。“把温度加热,1秒钟没有问题,常规托卡马克可以到5秒、10秒,超导托卡马克可以到100秒、1000秒,问题就是,1000秒以后能否持续高温,需要连续的稳态的高温。还有就是壁的材料的承受能力,10秒钟没有问题,100秒、1000秒有没有问题,最后到连续运行,另外材料如何更换,损耗有多快。这将是两个非常重大的难题。”他说。
核聚变装置的真空室相当于一个装入高温等离子体的炉子,最受考验的是直接面向高温等离子体的内壁,即第一壁材料。氘氚聚变反应产生大量的高能中子、电磁辐射,它们和等离子体离子、快原子和其他从等离子体逃逸出的粒子(氘、氚和杂质)等等,强烈地作用于第一壁。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发明出工作环境这么复杂的材料。
罗家融估计,从实验堆到预研堆,大约需要二三十年的时间;从预研堆到商业运行堆,需要四五十年的时间。“我最乐观地估计,到实现真正的商业运行,至少要经过一个世纪的努力。”罗家融说。由于能源危机的加剧,有可能会把这一进程提前。
“人造太阳”实验的国际合作
2006年达成合作协议可能影响未来世界的能源格局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时间和金钱都消耗巨大的持久战。不过,在能源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人造太阳”计划的意义显而易见。国际油价的高涨,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获得的有限性以及环境污染的加剧,敦促人类寻找清洁、高效并具备大规模推广潜能的能源。
原料取之不尽
在和平利用核能方面,人类的探索漫长而曲折。
核能包括裂变能和聚变能两种主要形式。在裂变和聚变的过程中,都会放出巨大的能量。
如今,世界各地的核电厂都采用核裂变方式,但裂变需要的铀、钚等重金属元素在地球上含量稀少,而且铀、钚的放射性也使之具有致命性的危险。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导致直接或间接死亡人数超过4000人。
此外,常规裂变反应堆会产生核废料,也限制了裂变能的发展。
相比而言,核聚变则优点多多。以最容易发生的氘氚聚变反应为例,氢的同位素氘和氚可从海水中提取,核聚变反应不产生温室气体及核废料。原料几乎取之不尽,几乎不会危害环境。
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武松涛测算,从1升海水中提取的氘和氚,如果实现完全的聚变反应,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燃烧300公升汽油所获能量。
但裂变很容易发生的,聚变则不然。在地球上,除了科学家们的实验室里进行过核聚变以外,人们唯一知道的大规模聚变就是氢弹爆炸,但那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人类需要的是受控核聚变。
罗家融告诉记者:“核聚变的难度比核裂变要大得多。核聚变在地球上很少发生,但在太阳上,核聚变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它的发生需要高温状态。”
研究困难重重
科学家希望,能够创造一个类似于太阳环境的装置,但其困难程度远远超出了他们最初的预计。要知道,如果让氘和氚发生聚变反应,氘和氚所处的环境温度必须达到1亿摄氏度以上。在这样的高温下,拿什么样的容器把高温下的氘氚气体约束在一起?这样高的温度,任何材料都注定无法承受。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燃料温度下降,聚变反应就会自动中止。
1969年,苏联科学家提出了“托卡马克”的概念。那就是利用环形封闭磁场组成的“磁笼”,把那些灼热的处于等离子状态的燃料约束起来。最核心的容器问题已经得到解决,这也是“人造太阳”计划的主体。
“托卡马克”的概念随后被大量应用。为了达到聚变所要求的条件,托卡马克已经变为一个高度复杂的装置,十八般武艺全用上了,其中有超大电流、超强磁场、超高温、超低温等极限环境,对工艺和材料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而且,在持续高温状态下,托卡马克装置需要实现长时间的稳态运行,而且在能量输出上也没有做到不赔本运转。
共享知识产权
国际科学界逐渐意识到,要推动可控核聚变研究,仅靠一国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经过努力, 2006年11月,来自欧盟、美国、中国、日本、印度、俄罗斯和韩国的七方代表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计划(简称“ITER”)的会议上正式签署了联合实验协定,“人造太阳”计划正式启动。“人造太阳”计划是继国际空间站项目之后最大的国际科学合作项目。
中国参与ITER计划也引发了争议,一些知名科学家也提出了反对意见。在罗家融看来,“中国参与ITER计划的意义在于,利用10%的投入,就可以获得100%的知识产权。”因为只要是ITER的成员,所有的技术都是公开的,参与的各方能完全平等地分享所有的相关资料和知识产权。
“有了这个知识产权,将来我国的核聚变技术就有可能从实验堆跨到预研堆。如果不参加,即使研究出来了,我们没有知识产权,不能为我所用。”罗家融告诉记者。而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未来世界的能源格局。
中国成果卓著
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中国的磁约束核聚变研究有着40多年的历史。位于成都的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先后研制成功了中国环流器一号和中国环流器新一号托卡马克装置,推动了世界对核聚变“磁笼”的探索和研究。
1978年,中科院决定在合肥成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从事核聚变研究。“1992年前后,科学院花了两车皮羽绒服从俄罗斯引进了一套托卡马克实验装置HT-7。”罗家融告诉记者。经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不断改进,它已成为一个庞大的实验系统。在他看来,此事在中国核聚变研究史上有着重要意义。
在十几次实验中,研究人员取得若干具有国际影响的重大科研成果。特别是在2003年3月31 日,实验取得了重大突破,获得超过1分钟的等离子体放电,这是继法国之后第二个能产生分钟量级高温等离子体放电的托卡马克装置。2006年,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自主研制和设计了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EAST。这台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受到了国际同行的瞩目。
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托卡马克装置引起了其他一些国家的注意。罗家融告诉记者,巴基斯坦有意要购买该所一套已经停用的托卡马克装置,而印度则打算购买HT-7。
研究人员紧缺
不过,虽然中国在核聚变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但整体实力与美国、欧盟相比,仍然有一些差距。罗家融认为,中国核聚变研究的人才十分紧缺,人才问题是相当严峻的问题。“我初步估算了一下,我国从事聚变等离子体研究的人才,包括高级、中级、低级人才,最多1500人。真正做研究的,少于500人。真正拔尖的,能够到国际会议上开会跟国际同行交流的有100个人。”罗家融忧心忡忡。他担心,人才的紧缺,对于我国今后参与ITER计划会带来严重问题。
而更长远的问题,则是在中国参与到ITER计划之后。“派去法国参与ITER计划的人,可以学到东西,但他们回来之后,我们国内怎么做?”在罗家融看来,核聚变研究理论最终能否实现产业化,不是几个研究所、高校就能够解决的问题,而在于工业界乃至整个社会的努力,这已经不是学术内容,而是工程内容。“人才问题只是先决条件,在解决这个先决条件之后,还要取决于社会的参与程度。”罗家融说。
显然,参与ITER计划这个最昂贵的科学工程,并非中国核聚变事业的全部。它只是重要一步,但远非最后一步。
english for mobile phone.
手机天天用, 和他相关的英语你知道多少呢?
彩铃 polyphonic ringtone
和弦铃声 chord music ringtone
蓝牙技术(无线耳机接听)blue tooth
对讲机 Walkie-Talkie
全球定位系统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高保真 high fidelity(常简写为hi-fi)
移动梦网 Monternet(Mobile+Internet)
短信服务SMS(Short Message Service)
彩信服务 MMS(Multimedia Message service)
客户身份识别卡 SIM卡(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GSM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储值卡 pre-paid phone card
语音提示 voice prompt
直板手机 bar phone
翻盖手机 clamshell phone /flip phone
滑盖手机 slide phone
翻盖接听 flip answer
按键 keypad
按键音 keypad tone
提示音 warning tone
手机入网费 initiation charges for mobile phone; mobile access fee
漫游 roaming service
手机用户 mobile phone user/subscriber
短信 short message; text message
图片短信 picture message
手机费 mobile phone fee
关机 power off
手机铃音 mobile phone ringtone
振动 vibrate
手机实名制 mobile phone identification policy
彩屏 color screen
壁纸 wallpaper
待机模式 standby mode
操作菜单 options
菜单模式 list view/ grid view
快捷图标 short-cut icon
自动重拨 automatic redial
快速拨号 speed dial
语音拨号 voice dial
任意键应答 any key answer
限制呼叫 fixed dial
呼出通话 outgoing call
被叫通话 incoming call
近来的呼叫 recent call
呼叫转移 call divert
未接电话 missed call
已接电话 received call
不在服务区 out of reach
彩铃 polyphonic ringtone
和弦铃声 chord music ringtone
蓝牙技术(无线耳机接听)blue tooth
对讲机 Walkie-Talkie
全球定位系统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高保真 high fidelity(常简写为hi-fi)
移动梦网 Monternet(Mobile+Internet)
短信服务SMS(Short Message Service)
彩信服务 MMS(Multimedia Message service)
客户身份识别卡 SIM卡(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GSM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储值卡 pre-paid phone card
语音提示 voice prompt
直板手机 bar phone
翻盖手机 clamshell phone /flip phone
滑盖手机 slide phone
翻盖接听 flip answer
按键 keypad
按键音 keypad tone
提示音 warning tone
手机入网费 initiation charges for mobile phone; mobile access fee
漫游 roaming service
手机用户 mobile phone user/subscriber
短信 short message; text message
图片短信 picture message
手机费 mobile phone fee
关机 power off
手机铃音 mobile phone ringtone
振动 vibrate
手机实名制 mobile phone identification policy
彩屏 color screen
壁纸 wallpaper
待机模式 standby mode
操作菜单 options
菜单模式 list view/ grid view
快捷图标 short-cut icon
自动重拨 automatic redial
快速拨号 speed dial
语音拨号 voice dial
任意键应答 any key answer
限制呼叫 fixed dial
呼出通话 outgoing call
被叫通话 incoming call
近来的呼叫 recent call
呼叫转移 call divert
未接电话 missed call
已接电话 received call
不在服务区 out of reach
Monday, January 21, 2008
你还有什么不足?有多少需要学习?
创业者成功十大杀技
1、诚信 — 创业立足之本
市场经济已进入诚信时代,作为一种非凡的资本形态,诚信日益成为企业的立足之本与发展源泉。
风险投资>投资界有句名言:"风险投资成功的第一要素是人,第二要素是人,第三要素还是人。"此话足以证实风险投资家对创业者个人素质的关注程度。在他们看来,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企业模式等都可适时而变,唯有创业者品质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
创业者品质决定着企业的市场声誉和发展空间。不守"诚信",或可"赢一时之利",但必然"失长久之利"。反之,则能以良好口碑带来滚滚财源,使创业渐入佳境。
2、自信—— 创业的动力
日本八佰伴集团创始人和田一夫开始时仅经营一家小水果铺,还被一场大火烧得赤手空拳。但是,在"不摧毁旧的,就不能建设新的"信念支持下,他最终东山再起,成为名噪一时的创业家。
人的意志可以发挥无限力量,可以把梦想变为现实。对创业者来说,信心就是创业的动力。要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信心,要坚信成败并非命中注定而是全靠自己努力,更要坚信自己能战胜一切困难。
3、勇气 —— 视挫败为成功之基石
硅谷有着"创业大本营"的美誉,在这儿,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企业倒下,同时也有成千上万的创业者一夜暴富。美国知名创业教练约翰•奈斯汉说:"造就硅谷成功神话的秘密,就是失败。失败的结果或许令人难堪,但却是取之不尽的活教材,在失败过程中所累积的努力与经验,都是缔造下一次成功的宝贵基矗"成功需要经验积累,创业的过程就是在不断的失败中跌打滚爬。只有在失败中不断积累经验财富,不断前行,才有可能到达成功彼岸。美国3M公司有一句关于创业的"至理名言":为了发现王子,你必须与无数只青蛙接吻。对于创业家来说,必须有勇气直面困境,敢于与困难"接吻"。
4、领袖精神—— 创业的无形资本
一只狮子领着一群羊,胜过一只羊领着一群狮子。这一古老的西方谚语说明了创业者领袖精神的重要性。企业成功离不开团队力量,但更多层面上取决于领导者本人。创业者是企业的一面精神旗帜,其一言一行都将影响企业的荣辱兴衰。
企业文化被称作企业灵魂和精神支柱。而企业文化精髓就是创业者的领袖精神,这是凝聚员工的一笔"不可复制"的财富,更是初创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要害。
5、爱心 —— 创业成功的催化剂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产品和企业的公众形象定位,对创业成功与否起着要害作用。富有爱心,则是构成老实、良好商业氛围的重要因素。从某种角度看,爱心是创业成功的"催化剂"。
惠普创始人戴维•帕卡德提出:"一个企业对社会的责任远远重要于对股东的责任。"这位亿万富翁住在一栋简单的房子里,却为许多大学和公益基金会捐了无数款项。
企业通过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热情支持公益事业,形成良好的社会口碑,反过来对企业的发展将产生强劲的支持作用。一位成功人士就曾感叹说,有时候花再多的钱做广告,不如多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社交能力—— 借力打力觅捷径
以往人们总是强调自主创业,但如今这种观念正在改变,人际关系在创业中的作用逐渐加大,人脉圈日益成为创业信息、资金、经验的"蓄水池",有时甚至在商业活动中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神奇功效。
目前"朋友经济"在招商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北京大学中国金融投资>投资家俱乐部的成员就包括投资公司老板、证券商、银行家以及政府部门金融方面官员,他们手中掌控着1200亿元资本和无限商机。
在当今提倡合作双赢的时代,过去那种单枪匹马的创业>创业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时代需求。扩大社交圈,通过朋友把握更多信息、寻求更大发展,日益成为成功创业的捷径。
7、合作能力—— 趋时避害形成合力
携程计算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季琦告诉青年创业者,"携程网"的成功,除了抓住当初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契机,有一个良好的创业团队是要害。
"携程网"的团队成员来自美国Oracle公司、德意志银行和上海旅行社等,是技术、治理、金融运作、旅游的完美组合。大家在一起创业,分享各自的知识和经验,同时也避免了很多创业"雷区"。
8、创新精神—— 创业成功的维生素
金利来领带的创始人曾宪梓说:"做生意要靠创意而不是靠本钱!"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缺乏创新的企业很难站稳脚跟,改革和创新永远是企业活力与竞争力的源泉。
万科集团在1988年发行了大陆第一份《招商通函》,目前该公司已成为全国房地产知名企业和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上市公司;上海复兴高科积极推进与数十家国有企业合资合作,用民营企业机制同国有企业资产实行有效嫁接......这些企业的成功,都离不开创业家挑战成绩、自我加压、勇于创新的精神。
9、魄力—— 该出手时就出手
商海女杰菲奥里纳在面对戴尔、IBM等领先者时对惠普员工说:以前我们要做到95分才推出,现在我要求80分时就推出,然后慢慢改进;以前是瞄准、预备、开火,在网络时代里,瞄准了就要开火,没有时间预备。
在创业界,往往是风险与机会并存。创业者必须善于发现新生事物,并对新生事物有强烈的探求欲;必须敢于冒险,即使没有十足把握,也应果断地尝试。
10、敏锐眼光—— 识时务者终为俊杰
张明正拿到电脑硕士学位后,选择了被时人称为"旁门左道"的防病毒软件作为主攻方向。1999年4月,第一个通过电子邮件传播的"梅丽莎"病毒忽然爆发, 正当众多IT企业无计可施时,张明正的"传奇故事"诞生了,他的"解药"被大量使用,他创立的趋势科技公司目前市价已逾100亿美元,张本人也先后两次被 美国《商业周刊》推选为"亚洲之星"。
生意场上,眼光起了决定性作用。很多资金不多的小创业者,都是依靠准确抓住某个不起眼的信息而挖到"第一桶金"的。市场经济刚起步时,机会非凡多,似乎做什么都能赚钱,只要你有足够胆量和能力。但如今每个行业每个领域都有人做,激烈的市场竞争宣告"暴利时代"已经结束,取而代之的是"微利时代"。因此,创业机会必须靠创业者自己发掘
1、诚信 — 创业立足之本
市场经济已进入诚信时代,作为一种非凡的资本形态,诚信日益成为企业的立足之本与发展源泉。
风险投资>投资界有句名言:"风险投资成功的第一要素是人,第二要素是人,第三要素还是人。"此话足以证实风险投资家对创业者个人素质的关注程度。在他们看来,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企业模式等都可适时而变,唯有创业者品质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
创业者品质决定着企业的市场声誉和发展空间。不守"诚信",或可"赢一时之利",但必然"失长久之利"。反之,则能以良好口碑带来滚滚财源,使创业渐入佳境。
2、自信—— 创业的动力
日本八佰伴集团创始人和田一夫开始时仅经营一家小水果铺,还被一场大火烧得赤手空拳。但是,在"不摧毁旧的,就不能建设新的"信念支持下,他最终东山再起,成为名噪一时的创业家。
人的意志可以发挥无限力量,可以把梦想变为现实。对创业者来说,信心就是创业的动力。要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信心,要坚信成败并非命中注定而是全靠自己努力,更要坚信自己能战胜一切困难。
3、勇气 —— 视挫败为成功之基石
硅谷有着"创业大本营"的美誉,在这儿,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企业倒下,同时也有成千上万的创业者一夜暴富。美国知名创业教练约翰•奈斯汉说:"造就硅谷成功神话的秘密,就是失败。失败的结果或许令人难堪,但却是取之不尽的活教材,在失败过程中所累积的努力与经验,都是缔造下一次成功的宝贵基矗"成功需要经验积累,创业的过程就是在不断的失败中跌打滚爬。只有在失败中不断积累经验财富,不断前行,才有可能到达成功彼岸。美国3M公司有一句关于创业的"至理名言":为了发现王子,你必须与无数只青蛙接吻。对于创业家来说,必须有勇气直面困境,敢于与困难"接吻"。
4、领袖精神—— 创业的无形资本
一只狮子领着一群羊,胜过一只羊领着一群狮子。这一古老的西方谚语说明了创业者领袖精神的重要性。企业成功离不开团队力量,但更多层面上取决于领导者本人。创业者是企业的一面精神旗帜,其一言一行都将影响企业的荣辱兴衰。
企业文化被称作企业灵魂和精神支柱。而企业文化精髓就是创业者的领袖精神,这是凝聚员工的一笔"不可复制"的财富,更是初创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要害。
5、爱心 —— 创业成功的催化剂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产品和企业的公众形象定位,对创业成功与否起着要害作用。富有爱心,则是构成老实、良好商业氛围的重要因素。从某种角度看,爱心是创业成功的"催化剂"。
惠普创始人戴维•帕卡德提出:"一个企业对社会的责任远远重要于对股东的责任。"这位亿万富翁住在一栋简单的房子里,却为许多大学和公益基金会捐了无数款项。
企业通过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热情支持公益事业,形成良好的社会口碑,反过来对企业的发展将产生强劲的支持作用。一位成功人士就曾感叹说,有时候花再多的钱做广告,不如多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社交能力—— 借力打力觅捷径
以往人们总是强调自主创业,但如今这种观念正在改变,人际关系在创业中的作用逐渐加大,人脉圈日益成为创业信息、资金、经验的"蓄水池",有时甚至在商业活动中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神奇功效。
目前"朋友经济"在招商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北京大学中国金融投资>投资家俱乐部的成员就包括投资公司老板、证券商、银行家以及政府部门金融方面官员,他们手中掌控着1200亿元资本和无限商机。
在当今提倡合作双赢的时代,过去那种单枪匹马的创业>创业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时代需求。扩大社交圈,通过朋友把握更多信息、寻求更大发展,日益成为成功创业的捷径。
7、合作能力—— 趋时避害形成合力
携程计算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季琦告诉青年创业者,"携程网"的成功,除了抓住当初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契机,有一个良好的创业团队是要害。
"携程网"的团队成员来自美国Oracle公司、德意志银行和上海旅行社等,是技术、治理、金融运作、旅游的完美组合。大家在一起创业,分享各自的知识和经验,同时也避免了很多创业"雷区"。
8、创新精神—— 创业成功的维生素
金利来领带的创始人曾宪梓说:"做生意要靠创意而不是靠本钱!"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缺乏创新的企业很难站稳脚跟,改革和创新永远是企业活力与竞争力的源泉。
万科集团在1988年发行了大陆第一份《招商通函》,目前该公司已成为全国房地产知名企业和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上市公司;上海复兴高科积极推进与数十家国有企业合资合作,用民营企业机制同国有企业资产实行有效嫁接......这些企业的成功,都离不开创业家挑战成绩、自我加压、勇于创新的精神。
9、魄力—— 该出手时就出手
商海女杰菲奥里纳在面对戴尔、IBM等领先者时对惠普员工说:以前我们要做到95分才推出,现在我要求80分时就推出,然后慢慢改进;以前是瞄准、预备、开火,在网络时代里,瞄准了就要开火,没有时间预备。
在创业界,往往是风险与机会并存。创业者必须善于发现新生事物,并对新生事物有强烈的探求欲;必须敢于冒险,即使没有十足把握,也应果断地尝试。
10、敏锐眼光—— 识时务者终为俊杰
张明正拿到电脑硕士学位后,选择了被时人称为"旁门左道"的防病毒软件作为主攻方向。1999年4月,第一个通过电子邮件传播的"梅丽莎"病毒忽然爆发, 正当众多IT企业无计可施时,张明正的"传奇故事"诞生了,他的"解药"被大量使用,他创立的趋势科技公司目前市价已逾100亿美元,张本人也先后两次被 美国《商业周刊》推选为"亚洲之星"。
生意场上,眼光起了决定性作用。很多资金不多的小创业者,都是依靠准确抓住某个不起眼的信息而挖到"第一桶金"的。市场经济刚起步时,机会非凡多,似乎做什么都能赚钱,只要你有足够胆量和能力。但如今每个行业每个领域都有人做,激烈的市场竞争宣告"暴利时代"已经结束,取而代之的是"微利时代"。因此,创业机会必须靠创业者自己发掘
A really nice song,,,,,,,,,,,,,,,,,,
Song: When You Say You Love Me
Artist: Josh Goban
Like the sound of silence calling,
I hear your voice and suddenly
I'm falling, lost in a dream.
Like the echoes of our souls are meeting,
You say those words and my heart stops beating.
I wonder what it means.
What could it be that comes over me?
At times I can't move.
At times I can hardly breath.
When you say you love me
The world goes still, so still inside and
When you say you love me
For a moment, there's no one else alive
You're the one I've always thought of.
I don't know how, but I feel sheltered in your love.
You're where I belong.
And when you're with me if I close my eyes,
There are times I swear I feel like I can fly
For a moment in time.
Somewhere between the Heavens and Earth ,
And frozen in time, Oh when you say those words.
When you say you love me
The world goes still, so still inside and
When you say you love me
For a moment, there's no one else alive
[bridge:]
And this journey that we're on.
How far we've come and I celebrate every moment.
And when you say you love me,
That's all you have to say.
I'll always feel this way.
When you say you love me
The world goes still, so still inside and
When you say you love me
In that moment,I know why I'm alive
When you say you love me.
When you say you love me.
Do you know how I love you?
Sunday, January 20, 2008
新老海归共话回国创业经历:要认清优势找准定位
在日前举办的“海外学人回国创业恳谈会”上,新老海归齐聚一堂,共话回国创业的经历以及遇到的问题。曾经在美国南加州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获得硕士学位的邓锋先生,曾在美国费城坦普尔大学获硕士学位、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严望佳女士,在演讲中介绍他们的创业经历,对引导新海归如何扬长避短、处理好自身的优劣势有一定启迪。
恳谈会上,邓锋先生和严望佳女士被邀请作为演讲嘉宾。他们一前一后作了关于创业经历的精彩发言,时而博得听众的热烈掌声。
邓锋:
回国创业,认清优劣势很重要
“想要为自己争取到创业投资的海归,应找准自己的优势所在,主动吸引风险投资公司。”“对环境不了解,对行业‘潜规则’不熟悉成了海归回国创业的‘绊脚石’。”“一旦决定回国创业,那么时间上的取舍就显得尤为重要,最好是花大部分的时间在国内。如果在这个期间,呆在国内的时间还没在国外的时间长,是很难做好事情的。”‘
邓锋介绍道,公司现在投资了很多行业,帮助了部分海归在内的企业家解决创业资金困难。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努力经营好自己的公司外,他还越来越深刻地了解到什么样的海归回国创业比较受欢迎。
按照邓锋的分析,海归的优劣势都很明显:
优势:专业技能强、团队意识强
近来,越来越多的海外学子学成后选择回国创业,因而创业初始资金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横亘在面前的实际困难。邓锋在演讲中谈道,想要为自己争取到创业投资的海归,应找准自己的优势所在,主动吸引风险投资公司。
在邓锋看来,海归的优势主要有两点,一是具有深厚的专业技术背景,受到过正规的培训,比如管理能力方面等,这些都是本土企业家比较欠缺的;二是海归的团队意识普遍比本土企业家强很多,本土企业家可能在更多的时候是一个人说了算,而海归则大多喜欢采用Team work(团队合作)的方式工作。这样做的好处是很容易建立一种团队文化,避免出现“单打独斗”的局面,使得企业能尽快适应国内环境。此外,邓锋认为,回国创业的海归,商业诚信度普遍较高,所形成的企业文化也是吸引投资公司的“法宝”。
劣势:对国内环境和法律法规不熟悉
大部分海归回国后,很难熟悉国内的环境以及市场,其中包括国内的消费者需求等等。比如互联网行业,在国外做得有声有色,一拿到国内就可能差强人意。邓锋在谈到海归的劣势时说,对环境不了解,对行业“潜规则”不熟悉成了海归回国创业的“绊脚石”。
一些海归在回国创业过程中,往往把目标定得过高,而一旦目标无法达成时,便容易心灰意冷。针对这一现象,邓锋通过自己的经历谈了他的看法。他说,北极光风险创投公司成立第一年,跟其他的风险投资公司相比,他们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学习。比如每次公司开会,他们会用一半的时间了解探讨某个行业某个领域的情况,熟悉国内投资市场,而不是一味地围绕投资谈生意。另外,邓锋还谈到时间安排方面的问题,他认为,一旦决定回国创业,那么时间上的取舍就显得尤为重要,最好是花大部分的时间在国内。如果在这个期间,呆在国内的时间还没在国外的时间长,是很难做好事情的。
最后,邓锋针对大量海归人才回国不熟悉国内环境的问题,给出了建议:才回国不一定要创业,可以先在其他公司做事。中国有这么多上市公司,先在一个公司学习,熟悉了解该行业,学会与本土企业家合作是很重要的。海归回国的竞争对手是本土企业家,而本土企业家恰好是熟悉国内市场的能手,能从他们那里“取经”,对才回国欲创业的海归来说,是很受用的。
严望佳:
找准市场定位,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创业是人生的一种选择,一旦决定了就应该全力以赴,不断学习,并将各个阶段的成就感结合在实际工作中去。”“如果一个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正是国家所需要的,那么该企业的产品便具有了市场潜力;并不是把技术做到世界先进水平就是创新了,那只是技术层面的创新,而不是产业领域的创新,利用某种技术比别的企业做到更能满足市场需求才是最中用的。”
严望佳是整个演讲会上唯一的女嘉宾。她以其干练的外表和颇具说服力的演讲,给与会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会上,严望佳女士从自身经历出发,向大家介绍了她回国创办公司的大体概况。“我回国后面临的比较大的挑战便是怎样将技术产业化”。她说,启明星辰是做网络安全的,而今经济全球化,企业政府基础设施越来越多地依赖网络,而网络的正常秩序就需要网络安全技术来维持。严望佳说,所谓技术产业化,就是要把技术变成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并且在国内找到这样的客户,然后把产品卖给客户,从而建立品牌,占有市场份额,最后将周转回来的资金投入到自主研发中,只有在完成这一步后,才能在这个基础上谈企业的生存和后期的发展。
严望佳还特别强调了公司的市场定位,她认为,如果一个企业的产品正是国家所需要的,那么该企业的产品便具有了市场潜力;另外,在创新方面,并不是把技术做到世界先进水平就是创新了,那只是技术层面的创新,而不是产业领域的创新,利用某种技术比别的企业做到更能满足市场需求才是最中用的。
“对于创业者来说,创业本身就是一种人生的选择,千万不要忽略长远的定位。”刚回国的时候,严的父母并不看好她创业,认为她不像是生意人。但严望佳告诉我们,创业是个漫长的过程,必须端正好心态,随时准备着克服各种困难;创业是人生的一种选择,一旦决定了就应该全力以赴,不断学习,并将各个阶段的成就感结合在实际工作中去。“回国三四年是不容易看到成效的,最重要的是20年、30年后是什么样子。”
严望佳还提到,启明星辰不是她一个人就可以做好的,拥有一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团队非常重要,“先进的技术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会产生多大作用的,唯有依靠团队的力量,才能将作用最大化。”
http://news.wenxuecity.com/messages/200801/news-gb2312-510658.html
恳谈会上,邓锋先生和严望佳女士被邀请作为演讲嘉宾。他们一前一后作了关于创业经历的精彩发言,时而博得听众的热烈掌声。
邓锋:
回国创业,认清优劣势很重要
“想要为自己争取到创业投资的海归,应找准自己的优势所在,主动吸引风险投资公司。”“对环境不了解,对行业‘潜规则’不熟悉成了海归回国创业的‘绊脚石’。”“一旦决定回国创业,那么时间上的取舍就显得尤为重要,最好是花大部分的时间在国内。如果在这个期间,呆在国内的时间还没在国外的时间长,是很难做好事情的。”‘
邓锋介绍道,公司现在投资了很多行业,帮助了部分海归在内的企业家解决创业资金困难。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努力经营好自己的公司外,他还越来越深刻地了解到什么样的海归回国创业比较受欢迎。
按照邓锋的分析,海归的优劣势都很明显:
优势:专业技能强、团队意识强
近来,越来越多的海外学子学成后选择回国创业,因而创业初始资金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横亘在面前的实际困难。邓锋在演讲中谈道,想要为自己争取到创业投资的海归,应找准自己的优势所在,主动吸引风险投资公司。
在邓锋看来,海归的优势主要有两点,一是具有深厚的专业技术背景,受到过正规的培训,比如管理能力方面等,这些都是本土企业家比较欠缺的;二是海归的团队意识普遍比本土企业家强很多,本土企业家可能在更多的时候是一个人说了算,而海归则大多喜欢采用Team work(团队合作)的方式工作。这样做的好处是很容易建立一种团队文化,避免出现“单打独斗”的局面,使得企业能尽快适应国内环境。此外,邓锋认为,回国创业的海归,商业诚信度普遍较高,所形成的企业文化也是吸引投资公司的“法宝”。
劣势:对国内环境和法律法规不熟悉
大部分海归回国后,很难熟悉国内的环境以及市场,其中包括国内的消费者需求等等。比如互联网行业,在国外做得有声有色,一拿到国内就可能差强人意。邓锋在谈到海归的劣势时说,对环境不了解,对行业“潜规则”不熟悉成了海归回国创业的“绊脚石”。
一些海归在回国创业过程中,往往把目标定得过高,而一旦目标无法达成时,便容易心灰意冷。针对这一现象,邓锋通过自己的经历谈了他的看法。他说,北极光风险创投公司成立第一年,跟其他的风险投资公司相比,他们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学习。比如每次公司开会,他们会用一半的时间了解探讨某个行业某个领域的情况,熟悉国内投资市场,而不是一味地围绕投资谈生意。另外,邓锋还谈到时间安排方面的问题,他认为,一旦决定回国创业,那么时间上的取舍就显得尤为重要,最好是花大部分的时间在国内。如果在这个期间,呆在国内的时间还没在国外的时间长,是很难做好事情的。
最后,邓锋针对大量海归人才回国不熟悉国内环境的问题,给出了建议:才回国不一定要创业,可以先在其他公司做事。中国有这么多上市公司,先在一个公司学习,熟悉了解该行业,学会与本土企业家合作是很重要的。海归回国的竞争对手是本土企业家,而本土企业家恰好是熟悉国内市场的能手,能从他们那里“取经”,对才回国欲创业的海归来说,是很受用的。
严望佳:
找准市场定位,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创业是人生的一种选择,一旦决定了就应该全力以赴,不断学习,并将各个阶段的成就感结合在实际工作中去。”“如果一个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正是国家所需要的,那么该企业的产品便具有了市场潜力;并不是把技术做到世界先进水平就是创新了,那只是技术层面的创新,而不是产业领域的创新,利用某种技术比别的企业做到更能满足市场需求才是最中用的。”
严望佳是整个演讲会上唯一的女嘉宾。她以其干练的外表和颇具说服力的演讲,给与会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会上,严望佳女士从自身经历出发,向大家介绍了她回国创办公司的大体概况。“我回国后面临的比较大的挑战便是怎样将技术产业化”。她说,启明星辰是做网络安全的,而今经济全球化,企业政府基础设施越来越多地依赖网络,而网络的正常秩序就需要网络安全技术来维持。严望佳说,所谓技术产业化,就是要把技术变成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并且在国内找到这样的客户,然后把产品卖给客户,从而建立品牌,占有市场份额,最后将周转回来的资金投入到自主研发中,只有在完成这一步后,才能在这个基础上谈企业的生存和后期的发展。
严望佳还特别强调了公司的市场定位,她认为,如果一个企业的产品正是国家所需要的,那么该企业的产品便具有了市场潜力;另外,在创新方面,并不是把技术做到世界先进水平就是创新了,那只是技术层面的创新,而不是产业领域的创新,利用某种技术比别的企业做到更能满足市场需求才是最中用的。
“对于创业者来说,创业本身就是一种人生的选择,千万不要忽略长远的定位。”刚回国的时候,严的父母并不看好她创业,认为她不像是生意人。但严望佳告诉我们,创业是个漫长的过程,必须端正好心态,随时准备着克服各种困难;创业是人生的一种选择,一旦决定了就应该全力以赴,不断学习,并将各个阶段的成就感结合在实际工作中去。“回国三四年是不容易看到成效的,最重要的是20年、30年后是什么样子。”
严望佳还提到,启明星辰不是她一个人就可以做好的,拥有一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团队非常重要,“先进的技术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会产生多大作用的,唯有依靠团队的力量,才能将作用最大化。”
http://news.wenxuecity.com/messages/200801/news-gb2312-510658.html
Sunday, January 13, 2008
2007年 中国物理学界需要反思的地方
不要锦上添花,要雪中送炭
中国物理学界在2007年有哪些需要反思的地方?
对于这个问题,欧阳钟灿院士建议《科学时报》记者学习一下周光召先生2007年的3次讲话。
这几次讲话中,周光召都提到一个人——美国物理学家巴丁。
2007年是半导体发明60周年,也是超导理论发现50周年,而巴丁在这两个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并因此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至今唯一一位在同一学科两获诺奖的科学家。
之所以提巴丁,是因为周光召认为,中国目前最需要的就是巴丁这种“颠覆性的创新”。在2007年10月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第九届学术委员会上,周光召说: “中国正在制定2030年规划,预计到2030年中国对科技支持的力度将达到与世界先进国家大体相当的程度。我们的学术水准在2030年是否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现在尚有疑虑。”
因为听周光召讲过3次巴丁,欧阳钟灿专门找来了巴丁的传记看。他向记者介绍:“巴丁跟他的学生说,不要跟着权威现成的理论做事,因为套用现成的理论只能进行公式推导、变变参数而已,出不了颠覆性的创新。”
周光召反问道:现在的科研选题是不是针对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是不是把精力都放在了这些重大问题上?他认为物理学研究一定要有重大目标,“两弹一星”、嫦娥工程之所以能搞得好,就是因为结合了国家需求,有很多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在2007年底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他曾批评:“现在,部门之间、学科之间的协作和交流越来越少了,更不用说激烈的争论。”在理论物理所学术委员会上发言时,他希望“大家选定若干重要的方向,共同组织力量来推进”。
2003年,周光召曾说,将来中国第一个诺贝尔奖可能不会出现在北京和上海,因为这两个地方大家都静不下心。欧阳钟灿举例说,一次一个外宾来考察,结果第二天就没人接待了,只有学生在,后来才知道因为研究员们都要评项目、跑项目,没时间接待他。
欧阳钟灿说:“要创新首先要解决学术气氛的问题。前两年都在比文章、争项目,现在又缺少争论,往往因为领导讲了大家就不敢讲话了。所以周先生一再强调民主和争论的气氛,现在不再是物质条件差,我们投入这么长时间,年轻人工资、待遇都比较高了,而精神层面没有建立起来。”
“现在一篇文章刚登出来就报道,这代表没有自信,怕什么呢?坐几年冷板凳又有什么好怕的?过几年引用率高自然就证明工作有用。”欧阳钟灿说,高温超导的发明人柏诺兹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前一直生活得很苦闷,稿件投PRL被拒,柏林自由大学连博士后都不给他,直到获得诺奖之后才补给他一个奖。“一个人一辈子能做出一两件有意义的工作就了不起了。”欧阳钟灿说。
除了精神层面,中国学术界面临的另一个瓶颈是人员不够。欧阳钟灿说:“搞物理要有一定的体量,现在我们面对的问题是经费增加了,但是科研人员很少。一方面科研人员不足,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以前曾经把人员压缩得很少,现在听说又要增加,这是对的。经费多了,不增加人,光给每个人提高工资是没用的。”
巴丁做出晶体管之后没多久就受索尼公司创始人邀请去日本访问,后者与其同事成了巴丁的终生好友,而索尼公司因为晶体管的商业化生产发了大财。欧阳钟灿说:“索尼半导体搞得很好,因为他们产学研结合得好。咱们现在搞生产和搞基础的人联系不够紧密。物理所有一个科学家,他在激光大屏幕显示方面有很大的进展,获得了求实奖,但是却没有做工程的人来跟他合作。前不久,杨振宁在上海也提出应用科学是21世纪的主流。但最近周光召也告诫大家不要矫枉过正而忽略基础研究。”
周光召认为,巴丁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写了一篇关于超导的综述让学生学习,这篇综述长达100多页,为后来师徒3人在超导研究上的突破奠定了基础。
在理论物理所的学术委员会上,周光召提醒在座中年以上的科学家不应只顾着做项目,而应静下心来把自己的经验写成综述给年轻人看。他认为,现在不是锦上添花的时候,而应该雪中送炭。
周光召说:“写综述是很重要的事情,如果我们要选择一个战略方向,就应该有人来写这方面的综述,这样不仅能使其他人特别是学生较快进入这个领域,同时也把自己的思想作了很好的整理。在座的很多都是老一辈科学家,有的是院士,我想我们的职责应该是如何促进这件事,而不是在自己的成绩上锦上添花。” ( 来源:科学时报 陈欢欢)
中国物理学界在2007年有哪些需要反思的地方?
对于这个问题,欧阳钟灿院士建议《科学时报》记者学习一下周光召先生2007年的3次讲话。
这几次讲话中,周光召都提到一个人——美国物理学家巴丁。
2007年是半导体发明60周年,也是超导理论发现50周年,而巴丁在这两个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并因此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至今唯一一位在同一学科两获诺奖的科学家。
之所以提巴丁,是因为周光召认为,中国目前最需要的就是巴丁这种“颠覆性的创新”。在2007年10月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第九届学术委员会上,周光召说: “中国正在制定2030年规划,预计到2030年中国对科技支持的力度将达到与世界先进国家大体相当的程度。我们的学术水准在2030年是否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现在尚有疑虑。”
因为听周光召讲过3次巴丁,欧阳钟灿专门找来了巴丁的传记看。他向记者介绍:“巴丁跟他的学生说,不要跟着权威现成的理论做事,因为套用现成的理论只能进行公式推导、变变参数而已,出不了颠覆性的创新。”
周光召反问道:现在的科研选题是不是针对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是不是把精力都放在了这些重大问题上?他认为物理学研究一定要有重大目标,“两弹一星”、嫦娥工程之所以能搞得好,就是因为结合了国家需求,有很多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在2007年底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他曾批评:“现在,部门之间、学科之间的协作和交流越来越少了,更不用说激烈的争论。”在理论物理所学术委员会上发言时,他希望“大家选定若干重要的方向,共同组织力量来推进”。
2003年,周光召曾说,将来中国第一个诺贝尔奖可能不会出现在北京和上海,因为这两个地方大家都静不下心。欧阳钟灿举例说,一次一个外宾来考察,结果第二天就没人接待了,只有学生在,后来才知道因为研究员们都要评项目、跑项目,没时间接待他。
欧阳钟灿说:“要创新首先要解决学术气氛的问题。前两年都在比文章、争项目,现在又缺少争论,往往因为领导讲了大家就不敢讲话了。所以周先生一再强调民主和争论的气氛,现在不再是物质条件差,我们投入这么长时间,年轻人工资、待遇都比较高了,而精神层面没有建立起来。”
“现在一篇文章刚登出来就报道,这代表没有自信,怕什么呢?坐几年冷板凳又有什么好怕的?过几年引用率高自然就证明工作有用。”欧阳钟灿说,高温超导的发明人柏诺兹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前一直生活得很苦闷,稿件投PRL被拒,柏林自由大学连博士后都不给他,直到获得诺奖之后才补给他一个奖。“一个人一辈子能做出一两件有意义的工作就了不起了。”欧阳钟灿说。
除了精神层面,中国学术界面临的另一个瓶颈是人员不够。欧阳钟灿说:“搞物理要有一定的体量,现在我们面对的问题是经费增加了,但是科研人员很少。一方面科研人员不足,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以前曾经把人员压缩得很少,现在听说又要增加,这是对的。经费多了,不增加人,光给每个人提高工资是没用的。”
巴丁做出晶体管之后没多久就受索尼公司创始人邀请去日本访问,后者与其同事成了巴丁的终生好友,而索尼公司因为晶体管的商业化生产发了大财。欧阳钟灿说:“索尼半导体搞得很好,因为他们产学研结合得好。咱们现在搞生产和搞基础的人联系不够紧密。物理所有一个科学家,他在激光大屏幕显示方面有很大的进展,获得了求实奖,但是却没有做工程的人来跟他合作。前不久,杨振宁在上海也提出应用科学是21世纪的主流。但最近周光召也告诫大家不要矫枉过正而忽略基础研究。”
周光召认为,巴丁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写了一篇关于超导的综述让学生学习,这篇综述长达100多页,为后来师徒3人在超导研究上的突破奠定了基础。
在理论物理所的学术委员会上,周光召提醒在座中年以上的科学家不应只顾着做项目,而应静下心来把自己的经验写成综述给年轻人看。他认为,现在不是锦上添花的时候,而应该雪中送炭。
周光召说:“写综述是很重要的事情,如果我们要选择一个战略方向,就应该有人来写这方面的综述,这样不仅能使其他人特别是学生较快进入这个领域,同时也把自己的思想作了很好的整理。在座的很多都是老一辈科学家,有的是院士,我想我们的职责应该是如何促进这件事,而不是在自己的成绩上锦上添花。” ( 来源:科学时报 陈欢欢)
Wednesday, January 9, 2008
瑞典之行: 美丽卢塞恩 (Luzcerne)
My Heart Belongs To You
Song: My Heart Belongs To You
Artist: Hayley Westenra
Through the window of my soul
All the secrets that I hold
Will be yours to share for always, always
Like a whisper in the wind
The gentle breeze touches my skin
And I know you're with me always, always
I can feel it in the air
The fire that we share
Can only come from deep within
It's a light that burns so bright
It guides you through the night
And leads you to me
So find your way back
And hold me, touch me
Let the love come rushing through me
I'm yours with every breath I take
forever and ever
hold on, to love
cause deep down
That's what we're made of
Never let go for my heart's sake
cause my heart belongs to you
Subscribe to:
Posts (Atom)